近日,首次“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这份荣誉,是对一代代文物保护工作者们扎根大漠,赓续接力,与时间赛跑,与风沙较量的肯定和褒奖。他们用一生守护换来文化瑰宝青春永驻,用科技保持莫高窟“不老容颜”。
鸣沙山下、宕泉河边,莫高窟静静伫立。崖壁上735个石窟,历经千年,古丝绸之路上的灿烂文明,依稀可见。而历史照片显示,曾经的莫高窟大量壁画暴露在风吹沙打、日晒雨淋的露天环境中,整体风貌破败不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莫高窟实施了崖体加固工程,在洞窟里,第一代文物修复师开始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摸索,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发明出了小滴管、纱布包、注射器,在日复一日的精雕细琢下莫高窟里被病害缠身的壁画和塑像,慢慢开始'起死回生'。进入20世纪80年代,敦煌研究院文保团队将科学保护理念和先进分析技术引入到石窟保护中,莫高窟正式进入了多学科综合性保护阶段。
长期以来,莫高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各类病害,也有材质本身所导致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第一步就是精准的诊断。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敦煌研究院打造了基于无损分析技术的壁画修复效果评价体系,运用热红外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数码显微镜等一系列技术,科研人员可以很快获取壁画材质、结构、病害特征及可能诱发病害的因素等信息。
党的十八大以来,敦煌研究院持续地将科技引入文物保护领域。依靠在洞窟里放的600多个不同类型传感器,莫高窟实现了周围大环境、洞窟微环境、文物本体、崖体、展陈和游客承载量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交互分析,在及时预警潜在风险的同时,为开展预防性保护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在莫高窟第55窟,修复师们正在对洞窟里的壁画、彩塑进行修复保护。
在敦煌,时间变得既慷慨又奢侈,面对穿越时光而来的莫高窟,千年只是一瞬间,而对于守护着敦煌的人来说,要做成一件事,动辄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今年50岁的付有旭是一名壁画修复师,从事壁画修复工作的30多年中,他让2000多平米壁画“起死回生”。而莫高窟一共有4.5万平方米的壁画,付有旭只修复了不到二十分之一。
保护莫高窟,是技术的革新突破,也是与自然的较量、与时间的对抗。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赓续接力,始终践行“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实现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历程中的一次又一次突破。文保团队先后抢救了全国13省、区153处文化遗产,为古代壁画和彩塑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
甘肃台报道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李维宇 高晨凯 侯树环 岳辉